读《乌塔》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25 11:46:17
读《乌塔》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乌塔》有感1

上学期我们学习《乌塔》这一篇课文,文中14岁的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勇气令我非常敬佩,我被她那善良、胆大、心细的品质所深深地折服了!

文中讲了“我”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朋友乌塔。在“我”和乌塔的攀谈中,“我”知道了乌塔在读小学,已经独自游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兰等地方这一次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到危险事情时情时请求帮助,再给家人打一个电话,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叫爸爸妈妈给我整理,也从来没有想过独自旅行,警察局的电话我也没有想过。只有在玩累后才到想家,才会给妈妈打一个电话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许多孩子也跟我一样从小就生活在蜜罐当里,生活在长辈的羽翼下,长辈们把我们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我们这一代都缺少独立,要想独立就要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遇到困难不放弃。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争做一个自理、勇敢、坚强的人。

读《乌塔》有感2

在近些天里,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他讲的是:乌塔自己一个人去环游世界。我觉得乌塔是一个做事认真、有计划、独立性强、富有青春活力、有孝心、有爱心、勇敢、懂得勤俭的小姑娘。我被无她那善良、大胆、有恒心的好品质所感动了。

可是,当我读到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像你这样的小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爱你们,会带你们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你们一个人出远门。”我深受感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吗?为什么外国孩子都可以自己远游?而我们却只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

当然像这样的孩子不只我一个,每天家长们只知道逼着孩子们写作业,做练习题……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好孩子,可是孩子们却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就像我在家里想做一点家务,可是妈妈却心疼我,不让我做,这是一样的道理。

就在前几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大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上学不久就发现,已经不能自理生活了,因为他在小时候,妈妈就娇生惯养他,直到现在都没有洗过一双袜子。他只能辍学回家,先学会自立生活再来上学。

在这里,我要对同龄的朋友们说:“主动从父母的溺爱中走出来吧,锤炼自己独立生活的意志!”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撑起一片独立自主的蓝天,让爱更完美,让爱更充实!”

读《乌塔》有感3

近几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一课,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一天,作者第一次于乌塔在一个旅馆见面,发现她在自己的床上睡的正香由于太疲乏了,便也洗漱完毕躺下睡了。第二天晚上八点多,我从外面回来,发现她正惬意的趴在床上看书。她看到我,立即起来和我打招呼,问我玩的怎么样,从哪里来。我告诉她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与她交谈中,我知道了她叫乌塔,今年十四岁,她还告诉我她这次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而且他已经独自去过了很多地方。我很不相信她能一个人出来旅行,可这是我亲眼所见,也不得不信。最后,乌塔还说她准备这次旅行已有三年了,在家里安排的也很细致。我告诉她,在中国,向她这么大的孩子,父母是不会让他们独自出来旅行的。

到了第二天早晨,乌塔要走了,她还告诉我以后要继续赚钱到中国旅游。

读完课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惊奇、佩服。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就可以自立自强,独自游历欧洲。他和作者的一段对话都是那么自然,显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我想:我以后也要自立,不让妈妈操心。

读《乌塔》有感4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让我深受感动。《乌塔》讲述了作者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叫乌塔的女孩,这个女孩子只有14岁,可她却一个人游历了欧洲。为了这次旅行,她准备了三年,阅读了这些国家的有关书藉,每个周末都去打工,赚取旅费。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作者了解到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差别,明白了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自强的精神。

哎!现在的中国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无论父母还是亲戚都疼爱我们,“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口里怕化了。”因为大人的过份溺爱,使我们现在连鞋带都不会绑了。一放学,爸爸妈妈就像奴隶一样,帮我们脱掉土鞋子,穿上拖鞋。还有一些还一口一口地喂饭!

我看过电视报导,一些学生成天只顾着读书,连英语词典都能背,可他们连一点小事情,比如绑鞋带、洗衣服……这些芝麻小事也需要父母帮他们做,一点也不会自理。有些人上了大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退学,真是让人惋惜!

《乌塔》这篇课文教育我们,要自立自强,不要再做“小皇帝”、“小公主”了!爸爸妈妈、所有疼爱我们的人,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们是否也有所感悟呢?请给我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吧!让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都成为自立自强的“中国乌塔”!

读《乌塔》有感5

自从学了乌塔,受益匪浅。

正文乌塔主要描写了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在自己赚了路费后独自游遍欧洲,展现了乌塔的足智多谋、勇敢和聪明。

当我得知课文《乌塔》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不好意思拿自己和乌塔尔比。我甚至不能想到独自旅行。我快十二岁了,但是除了上学,我从来没有去过很远的地方。所以,我不敢一个人去爷爷奶奶家。

6月1日,是我的生日。父亲给我10块钱买零食庆祝。但是我不敢一个人去。我坚持让姐姐陪我,但是姐姐不想去。我说,不知道买什么零食。买的不好怎么办?也就是说,姐姐要陪我。

乌塔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自由发挥,但是我们的父母呢?他们太宠我们了,把我们宠成霸道自私娇弱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很少给我们锻炼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习惯了。

亲爱的父母,我们知道你们的良苦用心,更能理解你们的大爱。但是我们有翅膀。请不要打碎它们。我们自己走。请不要总是支持我。我们想像鹰一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请不要破坏我们的理想。

我们是明天祖国的栋梁。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学会独立,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强大。

读《乌塔》有感6

我是家中的宝贝,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是家中的宝贝——乌塔,她14岁,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可真让我大吃一惊。假如是我呢?我的脑子里马上浮现三个字——不可能。我连黄岩都不敢一个人游玩,跟乌塔一比,我就是温室的花朵。

别以为她想去哪儿就急匆匆地出发,她为了这次旅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她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发广告单……为了这次旅行,她足足花费了三年时间。这让我吃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难以置信地擦了擦眼睛。反观我们中国呢?那可真是天壤之 ……此处隐藏1599个字……的孩子缺乏许许多多的乐趣。我还认为乌塔自力更生的表现和中国的小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表现作比较简直两者之间有着天渊之别。

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学习乌塔这种自力更生的能力。

读《乌塔》有感11

总有那几篇文章令我记忆犹新,《乌塔》就是我久久不能忘怀。

《乌塔》——一个14岁的小姑娘,一个现今为止已独自游历欧洲等国家的女孩。我羡慕她,我佩服她,甚至有那么一点儿嫉妒。乌塔具有极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她勇敢坚强且喜欢探险,因此她做到了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经我也和乌塔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并总想着去外面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但是爸妈怎么可能放心我一个人出去旅游呢?说实话,我讨厌极了做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我不愿意依赖在父母身旁。稍遇挫折就哭鼻子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也想像乌塔那样靠自己的力量去读懂这个世界。 在文章中,乌塔说过一句话:“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从电视、书本中认识到的世界只是一个平面,并不真实,只有身处其中才会感受到它真实的美。 读了《乌塔》之后,我想对所有的中国孩子说:“不要永远做母鸡下的小鸡,要做一只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雄鹰。”同时,我也想对那些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们说:“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请放开手吧!”

读《乌塔》有感12

爸爸妈妈:

你们好!

今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有一些话想和您们讲。听到乌塔这个词语,你们是不是以为是黑色的塔啊?那就错了,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乌塔的十四岁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你们一定摇头不相信吧,而且会像文章中的作者一样惊讶的问:“啊!一个人吗?父母不担心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其实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电话和给家里报平安哦,爸爸妈妈,乌塔的保护意识很强吧?这个优点我也会好好学习的。

还有你们也会想,这么小的孩子独自旅行,费用肯定是家里人给的吧。事实并非如此,乌塔不像我们,周末都是去兴趣班或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她每个周末都挣旅费,帮餐馆或超市发广告,假日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些费用都是乌塔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一个人出去呢?爸爸妈妈,有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电视和书籍认识世界不是完整的,我们要走出去才能亲身感受世界的美好。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下楼去超市买东西,去信箱取报纸,慢慢培养生存本领,自立自主好吗?

敬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读《乌塔》有感13

今天读了《乌塔》一文,使我浮想联翩。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的故事。

她自己打工挣钱立志独自一人游遍欧洲,整个旅行前的计划和路线,以及旅途中遇险措施等,都是由她自己亲手设计的。她享受着冒险带来得刺激,欣赏着沿途各国美丽的风景。她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我感到乌塔有很强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乌塔父母给于乌塔的支持和鼓励,才能使乌塔具有一人游欧洲的能力和勇气。而我们的父母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呵护着我们。

对我们就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家务事全由父母承包,我们的主要任务只有学习。我们成了“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出门全由父母“护驾”,就象温室里的豆芽没有经历过风雨。我们学到知识的途径只有书本和课堂。远离了大自然,远离了生活,远离了伙伴。同样是充满天真,充满好奇,充满幻想的孩子,却截然不同。乌塔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乌塔亲自“品”生活的酸甜苦辣,“尝”遍人生百味。锻炼乌塔,要具有独立生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我们像笼中待飞的小鸟,渴望着蓝天;乌塔像苍穹下自由翱翔的雄鹰,搏击着长空。同样是爱,爱的方式却不同。关心是爱,严厉是爱,但爱的最高境界是理解和支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乌塔是幸运的,而我们却……哎!

读《乌塔》有感14

现在我们还是小孩,还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还需要爸爸妈妈照顾的小学生。时刻依赖爸爸妈妈给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当我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乌塔才十四岁,她一个人就能独立游遍了欧洲。因为在家做了三年的充分准备,她已经去了许多国家。作者十分惊讶,因为作者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有爸爸妈妈陪同才可以出去玩。而乌塔却说:"爸爸妈妈很爱我,有时我们一起出去,但有时单独出去,爱孩子也可以让她独立出门,这也是一种锻炼呀"!经过对话作者知道了,原来乌塔想更好的了解世界,从书本上、电视上还不能全面地了解,需要走出去了解世界。作者认为乌塔会怕危险,但她告诉作者,她已经在家里设计好了路线、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查找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可以在有危险的时候请求帮助,给家人报平安,自己打工赚旅游费,乌塔还说要赚钱中国来玩呢。我读后暗暗敬佩她的能力。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我自己上学放学这么一点路都提心吊胆,有时候帮妈妈买早餐回来都觉得像是做了一件十分棒的事。而小小年纪的乌塔已经去了那么多的地方,感觉很平常。而我,每天早饭都是妈妈烧好,有时候让我洗碗扫地都会觉得累。平时零花钱都是妈妈给的,不花一点儿劳动力。可是,乌塔却自己打工挣钱,自己安排游玩。而我出去游玩,不是妈妈设计就是跟旅游团转来转去,下一个地点不用想,跟着别人走。乌塔自己能安行程,她的生存能力真的是很强。

我想,我虽然还是孩子,但生活中也能太依赖爸爸妈妈,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衣服,洗碗,扫地,买菜,做饭等。做一个像乌塔一样自信,勇敢,独立,生存能力强的孩子。

读《乌塔》有感15

今天下午,我上网找些文章来读,无意中发现了《乌塔》这篇文章,看完后,我才回忆起,这是一篇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曾经度过,只是日久忘了。今天重读,我感慨万千。

乌塔只不过是一个14随的小姑娘,就有胆量独自一人游历整个欧洲,乌塔的家人,居然有如此魄力,放心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从这可以看出,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很强的,

乌塔的父母也是非常注重培养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的。

反观我自己,一个14岁的大男孩了,连独自出远门的经历都没有,而我的父母

,也万万不放心我独自出远门的。

通过这一对比,我和乌塔、我父母和乌塔父母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我父母和乌塔父母恰恰相反,父母对我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事无巨细的干涉,所有事情都要过问,任何事情都要帮我做——除了学习,还从来

不让我一个人出远门。

他们这样对我的原因,无非就是溺爱,怕我受到伤害。但是我想说,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这种溺爱过头了,你们的过于溺爱、对我的过于干涉,让我失去了自主意识,缺少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慢慢地让我变得懒惰。

你们要知道,雏鸟在学会飞行前经历了无数次摔下、小树在成长时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打击,阳台上的花盆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鸟笼里的金丝雀飞不到蔚蓝的天空,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只能插在花瓶里工人欣赏,是经不住风吹雨打的。

你们应该培养我做一只雄鹰、一棵苍松,我要像乌塔学习,你们,要想乌塔的父母学习。

《读《乌塔》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