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岗实习总结(15篇)

更新时间:2024-02-25 11:45:56
顶岗实习总结(15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顶岗实习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顶岗实习总结1

通过对自身兴趣爱好的分析以及与家人商量同意,我选择了汽车服务行业。我实习的单位是xx汽车维修服务部,工作岗位是销售服务顾问。这是一个对于我来说几近陌生的行业,对于虽然我平时很喜欢车,喜欢看汽车杂志,也喜欢在网上浏览关于汽车的信息,但这些跟实际工作几乎毫无关联,我了解的不过只是一些虚的东西,来到公司以后,一切都需要学习、了解与适应。

这一个月主要是培训以及日常工作的熟悉,一个为期5天的岗前培训很快就结束,我并没从中实质性地了解这份工作,对这工作的业务范围以及如何进展并不熟悉,每天打扫完接待厅卫生就开始闲着没事干,有客户来了也不敢去接待,害怕自己因业务不熟悉,客户一问三不知而影响公司形象,只能看同事去接待,一股强烈的想要转行的冲动在滋生,但我不能就此放放弃,做哪一行不需要由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转变,况且这还是我比较喜欢的行业,当初不选择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过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慢慢的,我开始放平自己的心态,开始虚心的向同事请教,幸运的`是这里的同事很热心很友好,虽然我对这份的工作极不熟悉,但是只要有不懂的问到他们,他们都会耐心的给我讲解。

有一次一个客户拿着驾驶证让我帮忙查询违规记录,但是由于培训的时候没有提到这一块,我不懂得如何查询,我只能叫同事帮忙。事后我主动向同事请教了,原来公司电脑上有默认快捷网页,直接点击查询就可以了。虽然这项工作只是为了客户方便,没有给公司带任何利润,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把它做好来,让客户的需求得以满足,给客户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有利于以后的长期合作。

也许这个月我还没有进入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但是我的虚心向学,以及良好的心态给同事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们也愿意教导我。希望今后我们会相处得更好更融洽。

顶岗实习总结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的顶岗实习已经进行了三个月,在这短短的三个月中,我受益匪浅,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校为了使教学更好地与生产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实习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际的锻炼。在实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检验并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完成从学生到工程人员的实际转变上有一个好的缓冲。

一、实习目的

在理论知识积累之后,要有一个踏入社会进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对与建筑这种实践性能非常强的一门学科更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且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书本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通过多次实战练习以及领导、同事们的关爱与帮助,耐心的指导。实习能使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把理论与实践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所以就要有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机会。在实习中可以得到一些只有实践中才能得到的技术,为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识,这就是我这次实习的目的所在。

二、实习内容

这个虽然不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触了。但在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后,开始了跟学校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公司领导常跟我说,你所做的东西对你而言只是数字而已,但到别人那就是真金白银,所以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东西要多问。我们顶岗实习的目标和要求是在造价岗位,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建筑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工作。通过顶岗实习,能全面、准确理解施工图的全部内容,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构造及结构特点,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熟悉各种定额性质和组成,掌握一般建筑物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掌握一般建筑物的计价方案。在实习中,要多深入工地参与工程施工实践,积累工程施工经验,为以后从事造价工作打基础。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仔细的去认识和改变。

(一)、编制清单和定额

1、收集和掌握各个和工程有关的资料

2、熟悉核对施工图纸

3、深入现场和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4、计算工程量

5、套用预算单价计算直接工程费(预算单价既是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中的基价或单价。在工程量计算出后按下式计算:各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分项工程量×预算单价,其中,分项工程是一种假定的建筑产品,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可以生产出来并可用适当计量单位进行计算的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如基础工程中划分为基坑开挖、灰土垫层、基础砌砖等分项工程,墙体工程划分为外墙、内墙、粘土实心砖墙等分项工程。各分部工程直接工程费=各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之和)

6、计算其他费用

临时设施费=单位工程直接费(或人工费)×相应费率

现场经费=单位工程直接费(或人工费)×相应费率

企业管理费=单位工程直接费(或人工费)×相应费率

分包工程管理费=单位工程直接费×相应费率(用于包工包料工程)

分包工程管理费=单位工程直接费×相应费率(用于包工不包料工程)

7、计算利润

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率

8、计算税金

税率按税务部门规定,依纳税地点的税率计算。

9、计算单位工程造价

单位工程造价=直接费+间接费(规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

10、计算工程单位造价

土建工程单位造价=单位工程造价/建筑面积(元/㎡)

11、进行工料分析

根据各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定额中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计算各分项所须的各种人工、各种机械台班数值。

各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分项工程量×预算人工消耗值

各分项工程所需的材料=分项工程量×预算材料消耗值

各分项工程所需的机械台班=分项工程量×预算台班消耗值

然后分门别类汇总各种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总和。

12、

编写编制说明

13、

工程量清单

(二)、用广联达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

在实习期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软件了,用广联达软件算量,是我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广联达软件有计价软件,图形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钢筋算量软件是统计建筑中钢筋的量,图形算量软件是统计混凝土,砖等除了钢筋的其他所有量,而计价软件是把所有的量都套上价,所以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 ……此处隐藏23416个字……图软件使用的经历,学起来上手也很快。我们在公司主要用的是CAD和UG,CAD虽然也能绘制三维图形,但是绘制起来比较的麻烦,所以CAD就只负责了二维零件图的设计,其他的还是交给UG在做。

CAD方面也没学狠么很复杂的,一般都是绘制些二维图和零件三视图,就只要掌握了这些就可以了。CAD中的标准比较多,每一个图层可以用到哪几种线型和颜色都有相应的标准,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一定不能选错,否则以后线型重复了以后在修改起来就不是那么方便。由于对cad图都是进行一些细节的处理,必须要很认真,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

UG的学习就比CAD的复杂了些,UG不仅是用于了产品三维实体图的设计,而且还要对设计的产品就行必要的组装,学习了很多的.功能。其中一些简单的就跟以前在PROE和Mastercam里用到的差不多,无非就是“拉伸、倒角、沟槽、矩阵、镜像、薄体创建??”,这些以前基本上都用熟练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算学习了“袋形和方凸形”这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可厉害了,并不是跟“拉伸”那些工具只是简单的实体变形,这两个功能可以对编辑的面绘制非线性曲线,这样就可以实现在零件中的一个曲面做成不同的角度,这个功能在齿轮的创建中也很有用。

在制图室做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就被调到生产一线去了,实习的时候就是要什么事都要做,这样才知道以后在工作中的真正感受,这时候也才第一次把工作服穿上。第一次去车间的时候能感觉到这里跟办公室的差别很大,这里没有空调没有热水,高大的车间屋顶也不经令寒意加重。去了首先做的就是驾驶室的装配,做这些工作都是比较的简单,学会了哪些东西装在哪就可以了。车间的人比较多,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说说话,我们经常就是两个组比这做,输了的组可是要负责买明天的水喝的,气氛都还比较的活跃。后来去了整车的组装车间,一辆辆的车就是从这里开出来的,这里要学的东西就比较多了,很多零件不是想怎么装就怎么装的,比如我们一定会先给车辆的管线进行提前的布置,否则有些零件装上后管线的位置就被堵住了。在这里工作时说闲话的几率也比较小,都是些又大又重的铁质部件,一不留神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大家都是除了工作上必要的交流外都在专心的做事。在车间做事加班基本上都是免得了的了,虽然我只是个实习生,但是不能说别人都去了我不去吧,有时候只要是出车赶的急了点,我们晚上都要加班才行,加班也确实幸苦,每天本来就只那么点休息的时间,我们还要多做好几个小时,回去了都接近九点,一般都是直接洗洗就睡了。

在车间做了大半个多月,我们就全部搬到新厂址去了,本来新厂那边都开工了好几个月了,但是因为临近过年了,这边的也就没搬过去。搬家的这几天真是都忙死了,搬走了这边又用的设备也不能都丢这都不要了,还是要全部都带走,光是这些东西都装了两车,弄的我也够累的。

搬到新厂区这边后就可以做加工的工作了,我们加工的主要还是一些传动轴、货箱的固定件和一些零件的紧固件,有时候也帮别人做点别的东西。由于不是大批量的生产外销,所以我们的设备也不是很多,只有一台数控车和一台数控铣,然后还有些其他的普通机床。刚开始去的时候肯定是也不敢要我做数控的工作,只是跟着师傅在普通机床上练练手,也是只做做塑料的零件。对机床操作熟练点后,就慢慢的开始做零件的加工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也就加工了点很简单的轴类零件,在试用的时候也做废了一个,还把刀尖弄坏了点,还好不是断的很多,就又跟着师傅去学了怎么磨刀。别说这个磨刀的讲究还真是多,跟书上写的一样,要磨出前刀面、后刀面、主副后角、主副偏角,一大堆的东西,至于磨刀的姿势那些,我也只学了个大概,磨的时候注意点就好了,那飞轮还是蛮危险的,我就那么磨磨修修,还弄出点样子,刚开始不知道的时候把刀尖磨的太尖了,用的时候一会就断了,后来师父才说不能那么磨。

有时候有些零件需要批量生产的时候我们也会用到数控机床,我们这的零件对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也只是用了华中数控的系统,这个系统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数控机床这种贵东西还是不能一上来就让我碰的,师傅还专门跟我抽了半天时间出来复习了下以前学的数控编程,简单的就没怎么多说,主要是跟我讲了讲在车床上面的G80(内外径切削循环)、G81(端面切削循环)、G82(螺纹切削循环)、G71(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来说都用 G71在车外轮廓,但是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用G80也可以,还给我加了个G82(有锥度的螺纹切削循环),这个主要是车有些起始半径跟终止半径不一样的零件上的螺纹,我也把以前上课用的课本带了回来,对着上面的回忆下,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操作,简单的东西还是难不倒我的。我一直都认为华中数控在铣床的程序上有问题,就是在刀走完一段程序后非要往它的切线方向在走一点才行,否则它就可能会引起踫刀。以前老师也解释过这个是以为程序在执行的时候预读了下一条指令造成的,我那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按说现在应该很好解决了才是,可是我问师傅我们的铣床是不是这样的,师傅说也是,还开玩笑说只有等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去办这个事了。哎??就是这个问题让我一直觉得华中数控还是很落后的。

在电脑上练了一段时间后就跟着师傅开始做加工了,开始的时候师傅还是不让我亲自操作,我在旁边看着也是跃跃欲试的。该我上场的时候师傅开始也是在旁边看着,我也是做的很小心,还是按照步骤来的,编程的时候严格的控制转速和进给量,一些复杂点的程序还是先在电脑上校验完成后才拿过来的,师傅看了几次也就放心地给我自己做了。有时候机床动不了的时候,还是只有麻烦师傅过来帮我解决问题,它上面提示的那些东西实在是看不懂,师傅也就跟我讲上面显示的都是代表哪些可能的问题,俗话说的好,技术就是一层纸,一桶就破,我也就学会了不少。

工厂里的机床都是自己要用的东西,平时还还要好好的保养,万一哪天出了问题动不了,那就有几天的计件工资恐怕是拿不到了,师傅也带着我把我们自己用的机床保养做的也是毫不马虎,没天都要认真清扫上面的铁屑,发现润滑油少了就及时添加,每周还要对机床电气设备内部进行维护,保证里面的散热,检查三个轴的极限限位开关是否都正常,检查下传动皮带是不是松了啥的,拆啊装啊的,弄的身上都黑乎乎的。

实习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过的也很快,这都四月了,没几天就要结束了。经过这次实习,不仅是让我学到了制图、装配、加工这些方面的东西,而且还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善于什么,想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三年大学中难以学习到的。就像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尽量虚心求教,搞好人际关系。而且在工作中常与前辈们聊聊天不仅可以放松一下神经,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能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也算是此次实习的目的了。

实习结束后还要回学校去过上几个月,然后就差不多要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了,这次实习学习的还是不够多,但是经验的积累也不会是一天两天的事,通过实习我也更加的了解工作,接近工作,如何在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这也是我后段时间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我也只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顶岗实习总结(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